异常现象
来自Aeka0 Data Vault
异常现象是异常现象调查局提出的,对一系列超自然现象的总结性质的概念。
特点
广义上的异常现象主要特点是违反既有的科学法则,尤其是公众所熟知的常识部分。异调局的研究员们普遍认为这些现象仍然属于科学,只是以人类目前的科学体系和科技水平而言暂时无法被正确认知和理解。异常现象本身是可以脱离物质而独立存在的,但大部分的异常现象可能由一些物品造成,此类物品被归类为异常物品。
除去本身的诡异性质外,部分异常现象可能还具有以下特点:
- 会尝试与人类互动,其特质围绕着经历者为中心而展开;
- 偏好发生在单个人类个体上,尤其是附近没有他人的时候;
- 偏好发生在科技落后的地区,比如野外、废土以及农庄;
- 偏好发生在没有携带视听记录设备的人身上,有时会将能够进行记录的物品破坏;
- 其过程并非固定流程,会根据经历者反应或其他环境因素不同而作出相应变化;
- 经历者的心理以及情绪活动可能会对正在发生的异常现象有所影响;
- 会为自己创造条件,毁坏能够克制或阻碍其发生的物品;
- 幼年人类个体经历的异常事件多为有益的,而成年人类个体经历的通常是意义不明或有害的;
- 会受到影响的并非人类,也包括动物以及一些无生命物体。
这些迹象说明部分异常现象极可能拥有自我意识,目前异调局还在着眼调查。
分级
基于异调局研究部针对异常现象的归纳,局内的评估分级如下:
- A类异常现象代表其具有危险特性,通常会导致直接经历者受到直接的物理伤害而受伤或死亡。有幸活下来的经历者和精神抵抗能力较弱的目击者可能会陷入急性精神失常。目前记录在案的绝大部分异常现象被认定为A类。
- B类异常现象通常不会对经历异常现象的人或其他生物带来什么显著的影响,但现象本质不能从当今科学角度做出解释。B类异常现象通常意义并不明确,但不能被简单地认定为是无意义的。
- C类异常现象目前来看对经历者更为“友好”,此类异常现象经历者通常会报告其从异常现象中“获益”,但在异常现象中的经历已经“超越人类认知”而“不可描述”。目前仅有少量异常现象被报告为C类。
- S类异常现象极为危险,通常会表现出认知污染、扭曲现实、干扰因果律的特点,并有可能随着信息载体传播扩散。仅仅是提到或者去了解此类异常现象相关的事物都有可能遭遇不测。此类异常现象在局内通常也是保密的。
如果一种异常现象同时具有多种性质,则按照表现出的最危险的性质的类型来划分。
趋势
随着时间推移,人类开始逐渐重拾核战前丢失的科技,异调局的统计显示异常现象数量似乎正在随着科技恢复而快速下降。在将近百年的时间里,新诺克维尔分局接手处理的异常事件和收容到的异常物品不足总部三十余年的二分之一,在人工城市“柠檬”中则完全没有市民关于异常现象的流言。
理论
关于异常现象,局内研究员提出了多重理论来尝试解释其起源。
- 局内关于异常现象目前最认可度最高的说法是,异常现象是由某种或多种可能具有自我意识的宇宙现象所引起的,大气层外围的一些物质可以阻挡这些没有实体的干扰因素入侵,所以在地外部署的轨道设施首当其冲。过度开采和核战带来的生态破坏使大气层出现了稀薄区域,使其可以钻空子进入地表并作用于某些事物上。如果大气层被破坏,这些干扰因素将会大举入侵。
- 一部分研究员相信,异常现象的起源是地球,而且一直以来都存在,在核战前各国已经有类似异常现象调查局的机构在暗中管理和调控。由于严加管控加上消息封锁,以及其本身躲避观测的性质,城市里的普通人遭遇异常现象的概率微乎其微,也鲜有听说此类事件,一般仅把它们作为都市传说之类的灵异故事看待。随着核战后各国机构和设施被破坏,这些异常现象由于失去管控而开始肆虐。
- 部分研究员提出了现实扭曲以及模因具象化的论点,认为一部分异常现象是先有相关的故事和描述,随后才真实发生。异常现象真实发生的概率取决于它在群众中的流传以及潜意识内的被认可程度。在异调局设施内一些具象化的网络模因是这一论点的有力证明,但大多数局外出现的异常现象无法考证其来源,所以难以从这方面作为切入点去分析。